人体的脊柱承担着支撑身体、保护脊髓的重任,而椎间盘作为脊柱的关键组成部分,犹如一个个富有弹性的 “减震器”,在身体活动时分散压力、缓冲冲击。然而,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姿势,却可能成为椎间盘的 “健康杀手”,其中,久坐和弯腰搬重物尤为突出。了解这些姿势对椎间盘的危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脊柱健康。
久坐对椎间盘的损害不容小觑。当我们坐着时,腰椎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更大。正常站立时,腰椎所受压力约为体重的 100%,而端坐时,压力可上升至 140% ,如果坐姿不良,比如弯腰驼背、瘫坐,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加。长时间久坐,椎间盘持续处于高压状态,其内部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代谢受阻,导致椎间盘逐渐退变,弹性降低。同时,久坐还会使腰部肌肉松弛,失去对腰椎的有效支撑,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的负担,增加椎间盘突出的风险。此外,久坐时身体活动减少,腰部血液循环不畅,也不利于椎间盘的自我修复和保养。
弯腰搬重物同样是伤害椎间盘的高危姿势。在弯腰搬重物的瞬间,腰椎会承受巨大的负荷。当我们直接弯腰搬起重物时,腰部肌肉需要用更大的力量来维持身体平衡和提起重物,这会使椎间盘所受压力急剧增加,据研究,此时椎间盘所受压力可达到站立时的数倍。而且,弯腰姿势会改变椎间盘的受力分布,使椎间盘的后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容易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发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即便当时没有出现明显不适,长期采用这种姿势搬重物,也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埋下健康隐患。
为了保护椎间盘健康,我们需要尽量避免久坐和错误的搬重物姿势。针对久坐问题,每坐 1 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 5 - 10 分钟,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扭腰、弯腰、拉伸等,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在选择座椅时,尽量挑选有良好腰部支撑的椅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即腰背挺直,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线,双脚平放在地面。对于搬重物,要采用科学的姿势:先下蹲,使身体接近重物,用双手握紧物体,然后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慢慢站起,让重物尽量贴近身体,避免直接弯腰用力。
椎间盘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姿势息息相关。认清久坐、弯腰搬重物对椎间盘的危害,从日常点滴做起,改变不良姿势习惯,才能更好地呵护椎间盘,守护脊柱健康,为身体的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