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感到腰部隐隐作痛,休息片刻就有所缓解,便以为是劳累过度?又或者偶尔出现下肢发麻,稍作活动就消失,没把它当回事?殊不知,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不适,很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发出的危险信号!若不及时重视,任由病情发展,将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一、被忽视的 “小毛病”,可能是大问题的开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导致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在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密切相关。许多人长时间久坐办公、低头玩手机、弯腰搬重物,这些不良习惯都在悄然增加腰椎的负担,加速椎间盘的退变,为腰椎间盘突出埋下隐患。而初期那些轻微的不适症状,正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 “求救信号”。
二、这些日常不适,或是腰椎间盘突出的 “预警”
腰部酸痛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疼痛通常在久坐、久站、弯腰劳作后出现,休息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会反复发作。疼痛的部位多集中在下腰部、腰骶部,疼痛性质可为钝痛、胀痛。很多人把这种腰部酸痛当作普通的腰肌劳损,随意贴个膏药、按摩一下就置之不理。然而,如果腰部酸痛频繁发作,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那就需要警惕是否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因为当椎间盘开始退变、突出时,会刺激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从而产生疼痛 。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久坐、久蹲后,突然起身会感觉下肢发麻,过一会儿又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这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但如果下肢麻木、发凉的症状频繁出现,甚至在正常活动时也会发作,且麻木感从腰部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直延伸到足部,那就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神经受到压迫后,其传导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下肢的感觉出现异常,除了麻木,还可能伴有发凉、刺痛等感觉 。有些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会感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片刻后,症状有所缓解,又可以继续行走,但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再次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是腰椎间盘突出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椎管狭窄,压迫了马尾神经和神经根,行走时下肢血液循环加快,神经对血液供应的需求增加,而狭窄的椎管无法满足神经的血液需求,从而引发疼痛和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腰部可以自由地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但当腰椎间盘突出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腰部活动不灵活,做弯腰、后仰等动作时,腰部会出现疼痛或僵硬感,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这些动作。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导致腰部肌肉保护性痉挛,限制了腰部的活动范围 。
三、放任不管的后果:病情恶化,危害重重
随着病情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会越来越严重,从最初的腰部酸痛逐渐发展为持续的剧痛,甚至在夜间也会被痛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同时,下肢放射性疼痛也会愈发明显,让患者坐立不安、行走困难,连穿衣、洗漱、上厕所等日常生活基本活动都变得异常艰难,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长期的神经压迫若得不到解除,会造成神经组织的不可逆损伤。神经细胞因缺血、缺氧而逐渐变性、坏死,导致下肢肌肉力量减弱,出现肌肉萎缩,患者会感觉腿脚无力,走路不稳,甚至出现足下垂,无法正常行走。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打击 。腰椎间盘突出若长期不治疗,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等问题。脊柱畸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体态美观,还会进一步加重腰部和下肢的疼痛,同时增加其他脊柱疾病的发病风险,如腰肌劳损、腰椎滑脱等,形成恶性循环 。
四、重视身体信号,科学应对腰椎间盘突出
当出现上述日常不适症状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结合腰椎 X 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准确判断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以及突出的部位、程度和神经受压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对于病情较轻、症状不严重的患者,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减少腰部负重,让受损的椎间盘得到修复;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针灸等,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尽量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如果必须搬重物,应先下蹲,将物体靠近身体,再利用腿部力量缓慢站起,避免直接弯腰搬物,减少腰部的压力 。肥胖会增加腰部的负担,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有助于减轻腰部压力,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风险 。
身体的每一次不适,都是在向我们传递健康预警。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症状,很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在作祟。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腰部保健,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守护好我们的腰部健康,别等病情严重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