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的酸胀、下肢的麻木,当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时,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在 “作祟”。作为常见的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多样,从轻微不适到严重影响生活,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症状差异明显。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察觉身体异常,为治疗争取时间。
一、腰部疼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腰部疼痛几乎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最早期、最常见的症状,约 95% 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此症状。疼痛多表现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可单侧或双侧出现。初期,疼痛通常在劳累、久坐、弯腰负重后发作,休息或卧床后能得到缓解,这种间歇性疼痛往往容易被忽视,被当作普通的腰肌劳损。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有的患者会感觉腰部像被重物压迫,活动时疼痛加剧,甚至连翻身、起床等简单动作都变得困难。
二、下肢放射性疼痛:突出压迫的典型表现
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根时,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症状之一。疼痛常从腰部开始,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直放射至足部,犹如一股 “电流” 窜过。疼痛的性质多为刺痛、烧灼样痛或胀痛,在咳嗽、打喷嚏、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会加剧。出现疼痛,这种现象被称为 “间歇性跛行”。
三、下肢麻木、无力:神经受损的直接反映
除了疼痛,许多患者还会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持续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的感觉传导功能受损,引起下肢皮肤感觉减退。麻木区域与疼痛放射区域基本一致,可表现为局部皮肤麻木、发凉,触觉、痛觉减退,严重时甚至感觉不到外界的刺激。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的下肢肌力会逐渐下降,出现无力的症状。比如,抬脚、勾脚背、踮脚尖等动作变得困难,走路时容易摔跤;有的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脚趾无法灵活活动,穿鞋、系鞋带都成了难题。如果马尾神经受到压迫,还可能出现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症状,这是病情危急的信号,需要立即就医。
四、腰部活动受限:身体自我保护的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部活动通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由于疼痛和肌肉痉挛,患者难以完成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正常的腰部动作。尤其是前屈动作,弯腰捡东西、系鞋带时,疼痛会明显加剧,所以患者往往会尽量避免弯腰。有的患者为了减轻疼痛,会保持一个强迫性的姿势,如身体向一侧倾斜,这是身体为了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而做出的自我保护反应。长期的腰部活动受限,还会导致腰部肌肉萎缩,进一步影响腰部的稳定性和功能。患者会感觉腰部力量变弱,久坐或久站后,腰部酸胀、乏力感更加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复杂多样,从腰部疼痛到下肢不适,每一个症状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 CT、MRI)明确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保护腰椎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