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及今,你不曾认识到的强直性脊柱炎

一所只看强直性脊柱炎的老牌医院
阅读量:
点击拨打:
025-58822555

强直性脊柱炎发展史

生于1904年的前苏联著名作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22岁就患了一种怪病,历经9次手术未能治愈,最终导致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终年仅32岁。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呢?不仅难以治愈,且危害大?该病在当时被称为:别捷列夫病,也就是现代医学上的“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各期.jpg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古代中国及西方对该类疾病都有记载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医学家在2700多年前古埃及人骨骼标本中发现,该标本“从第4颈椎至尾椎的所有椎体全部融合连接成一块骨骼”,判断该标本生前曾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也是目前为止,最早可以考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2300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这样描述一种疾病“患病者有骶骨、脊椎、颈椎部疼痛,且出现脊柱不能自由活动迹象”,这些症状与现在医学意义上的强直性脊柱炎十分相似。

 

2200年前,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这样介绍强直性脊柱炎“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首次提到了强直性脊柱炎为“肾痹”,主要侵犯“脊”。

 

明末,翰林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记载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状表现:“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


电话2.gif 专家2.gif

强直性脊柱炎概念从模糊到清晰,源于现代西方医学发展

1893年,俄国人Btchterev第一次对该病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主要以臀部以上大关节疼痛、损伤为主,患者表现为浑身疼痛、关节僵硬”。

 

1897年、1898年,另外两个俄国人Strumpell及Marie,由于对该病研究比较深入,强直性脊柱炎以二人的名称,分别被命名为:别捷列夫病、马一施二氏病。

 

20世纪30年代,西方医学界开始使用放射学检查来记录该病,几乎所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都存在X线骶髂关节炎。从此,X线骶髂关节炎成为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必要条件。

 

20世纪60年代,随着类风湿因子的发现,关节炎性病变才有“血清阳性和阴性”之分。这一区分,将强直性脊柱炎从类风湿关节炎中分离出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3年,国际抗风湿联盟正式将这类“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称之为强直性脊柱炎,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将该病作为一个单独病种来命名,这也开启了强直性脊柱炎研究与诊疗的全新之旅。

 

同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正式出台(罗马会议)。


1-14092F01332619.jpg

强直性脊柱炎这一名称,正式被当代中西方医学界所认可

20世纪70年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抗原的发现,为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做出了重要贡献,HLA-B27检测成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标准之一,一直延续至今。

 

1982年,在我国第一次风湿病专题学术会议上,医学专家们肯定了强直性脊柱炎这一国际统一的命名。自此,停用50年代的“类风湿脊柱炎”和“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诊断名称,将其归类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之中。至此,我国强直性脊柱炎单病种研究开始起步。

 

1984年,在纽约会议上,具有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标准出台(修订的纽约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这也是迄今为止,各国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使用最多、最权威的诊断标准。


电话2.gif
 专家2.gif

附:纽约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

 

②、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

 

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如果患者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至③条中的任何1条可确诊为AS。


12.6 2.jpg
 

2001年,在全国AS研讨会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国标”。

 

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出台了“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明确规范了我国强直性脊柱炎从医工作者如何科学的进行“强直性脊柱炎检查、诊断及治疗”。


电话2.gif 专家2.gif

媒体数字看:我国强直性脊柱炎发展现状

500万,本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 0.5%,最近通过与国际抗风湿病联盟合作调查,确认我国强直性脊柱病的发病率约为0.4%。如果以这个比例计算,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500万以上;

 

7:3,本病具有较强的性别差异,调查显示患有该病的男女比例为:7:3;

 

15-30岁,本病大多发生于10—4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15—30岁,40岁以后发病者少见;

 

5.7年,本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是2个月-17年,平均5.7年;

 

39%,本病发展到后期,未经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有39%的晚期患者出现脊柱畸形及瘫痪;

 

65%,本病患者首次就诊,被确诊为其他疾病的比例高达65%,这也导致了治疗延误;

 

70%,我国有7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后病情会出现反复发作,甚至加重情况;

 

8.6%,据国外一项研究报告表明,约有8.6%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在幼年发病。按我国部分地区报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为 0.3%推算,我国也有近30万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这个数字接近甚至超过了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点击查看:《强直性脊柱炎应该如何有效治疗?》

南京强脊诊疗中心 · 专注强直研究与诊疗
医师团队 · 名医汇聚 定期联合会诊
  • 研诊团队
  • 会诊专家
  • 郁阳春院长

    强直微创诊疗专家

    中华医学会风湿学分会会员

  • 安富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国际著名微创医学专家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委员

    贾东林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华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学组委员

    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委员

    吕游博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微创脊柱外科专家

    央视《走进科学》应邀嘉宾

    王宽婷教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业委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委员

    王秀娟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

    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会议理事

    吴东海教授

    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中华风湿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

    王振刚教授

    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

    王丽英教授

    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会员

    中华免疫学会会员

—— 专家号开通•每周限量放号 ——

官方预约平台 · 网络预约优先就诊

温馨提示
Reminder

通过官方平台预约,可享免挂
号、排队等优质服务!